“九门四阁”故事
老东门上文昌阁
(资料图)
贵阳古城有“九门四阁”,明代称东门为武胜门,清代改称昭文门,在武胜门外月城上修建文昌阁。城外风景极佳,所以成为人们踏青游览,享受春光的好去处。清代王覆升《春日同人集饮文昌阁看桃李》一诗写道:“花气袭衣裙,晴光透林壑。郊原浮青葱,桃李遍城郭。”描绘的就是东门的美好景色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古城垣一段段被高楼大厦吞没,唯有这一段城墙,保留着古老的城市记忆。
历史的影子
东门城墙上的文昌阁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四年(1596),虽然几经磨难,几次重修,但基本框架始终未改,不失它的原貌。据史书记载,在清代嘉庆年间,贵阳发生了一次较强烈的地震,不少房屋被毁,就连构筑坚固的城墙也在地震中崩塌。文昌阁却经受了严峻的考验,依然安稳地立在城垣上。
旧时的贵阳文昌阁
旧时的贵阳文昌阁
九个角的文昌阁
作为祭祀建筑,全国各地以文昌命名的阁楼数不胜数,国内阁楼建筑的角均为偶数等角,文昌阁都是四角形、六角形、八角形。贵阳的文昌阁底层呈正方形,第二层和第三层却变成了9个角,把圆周分为9等份倒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,可这9个角的度数是不等同的,前面3个角的角度仅为30度,其余6个角均为45度。古建筑学专家告诉我们,这种不等边九角攒尖顶阁楼,在国内实属罕见。而那三层三檐,九角攒尖的造型,独树一帜、平中见奇、点石成金,巍然立于贵阳城之东门上,格外夺目耀眼。
九角楼阁 全国少见
九角楼阁 全国少见
找寻“九门四阁”的前世今生
文昌阁供奉的一般都是文昌帝君等主宰功名禄位、结义文章的星宿,目的在于培地脉、保风水、倡文明、兴文教。贵阳文昌阁第一层供奉武安王(关羽),第二层供奉文昌帝君,第三层供奉奎星,这也代表着人们这种美好的愿望。自建阁以来的400多年里,贵阳果然人才辈出,有明末以来“诗书画三绝”闻名的杨龙友,有被江南文士誉为“天末才子”的谢三秀,有“使天下知黔阳有诗”的吴中蕃,有《康熙字典》首席撰修官周渔璜,有开创中国近代教育的李端棻,有名噪京华的文化名人姚茫父等等,贵阳文昌阁“阁成,而人文蔚起,科目夺省榜之半”便这样流传开了。
“学籍”故事 从文昌阁说起
也许你听说过贵阳文昌阁的许多故事,而我们今天的故事就是当年担任贵州提学的沈思充,在文昌阁创造了学籍的事。
学籍,经常入耳的名词,可古代词典中却见不到。汉语中“学”字有四个意思,最常用的是指读书学习,而汉语中的“籍”字有十个含义,最常用的是指登记管理。“学籍”一词,应当是指对学生的登记和管理,记录了学生的入学经历,是资格证明,也是身份证明。
据传,大明朝万历年间,贵阳科举上出了问题,皇帝急忙调阅人事档案,挑出位能员干吏,岀任贵州提学。此人姓沈名思充,学富五车,才高八斗,到任也很敬业务实,在贵阳巡历一番后,发现开科取士选录中者“黔士之寥寥也”。究其成因,原来是贵阳人会试高中后,常被外地流民冒名顶替,即便冒名者不顶替,也常以此“要挟而索之贿”,而且是团伙作案,一唱众和,习以成风。
院内碑刻 记录重修文昌阁历史
“宵小奸劣竟然阻塞了贤达之士上进之路,实属恶劣之极。”沈思充在贵阳考察一段时间后,便在文昌阁设点办公,决心把这个事解决掉。面对难题,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,提笔挥毫,当即颁布应对之策:“社置一册,于蒙童入社之始,稽其里、贯、世、次录之,非土民,则核其流住岁月,取里邻结而载之册。”古贵阳的教学方式多为“摆古”,即听老人口传心授。沈提学也顺承这种教育方式,将各村寨的“摆古”学堂冠名为“社学”,要求“社学”建立档案,从蒙童入学就开始进行造册登记,内容包括生日、出生地、民族、居住地、谱系辈分。如果“社学”的学生是外地移民,那就要全面地核查他到来的时间、居住的长短,由邻里证明后进行登记,学籍制度便这样建立起来了。400多年前肇始于贵阳的学籍制度而今满世界都在用,这也成为了贵阳民间流传的一段佳话。
如今的老东门和文昌阁,虽饱经风霜却也历久弥新,在贵阳这座焕发着蓬勃朝气的现代都市中,彰显着独特的魅力。仿佛一位精神矍铄的长者面带微笑的注视着后世的繁华:奔跑的顽童在城墙下追逐嬉戏,活力的少年玩着跑酷轮滑,热恋的情侣喝茶聊天谈人生,乐观的老年人跳舞唱歌放风筝,四面八方的游客,背上行囊,带着好奇,来这里寻觅老贵阳的答案,品尝特色小吃。这人、这物、这景,交相辉映,相映成趣,这是历史与现实的对酌,是古建与新街的共舞,是传统与时尚的和鸣。在这太平盛世,正如修建城墙阁楼时的那般夙愿,从唯心变成了唯物,从理想变成了现实,不变的是,爽爽的贵阳一直在传承中发展,在保护中创新!
焕发生机的贵阳文物
(来源:贵阳市文物保护中心)